在工程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或者在执行规范过程中,不严谨,以及操作起来存在实际困难,往往在立柱施工过程中,层与层未设置伸缩缝,更有甚者,按规范要求,模梁应通过角码、螺栓或螺钉与立柱连,角码应能承受横梁的剪力。螺钉直径不得小于4mm,每处连接螺钉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螺栓不应少于2个。横梁与立柱之间应有定的相对位移能力。但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横梁与立柱是直接焊接在一次的,根本就未考虑由层间位移、季节温差应力等各种原因起问题。有些甚至在十几高的幕墙施工中都没有设置变形缝伸缩缝,从而连续梁代替了简支梁,引起了危险的因素存在。
另外存在的问题有:支座之间未设置三维位移,挂件的抗弯强度不够等。
处理方案
从理论上来说:幕立柱每层用一处连接件与主体结构连接,每层立柱在连接处向上悬挑一段,上一层立柱下端用插芯连接支承在此悬挑端上,计算取简支梁计算简图是对结构做了简化,假定立柱是以连接件为支座的单跨梁(也可认为是以楼层高度为跨度的简支梁),这样按支梁计算弯矩和剪力。而实际上每层只有一个支座(即相邻两跨共用一个支座),由于简支梁跨中弯矩最大,而跨中剪力为零,支座剪力最大,弯矩为零,弯矩控制截面无剪力,剪力控制截面无弯矩,只分别按弯矩效应和剪力效应进行验算。但在验算立柱主体结构连接时不能用简支梁两支座中一个反力进行计算,而应取两支座反力之和(一跨只有一个连接点)。对实际施工中已存的问题处理的主要办法是:在离支座大约200-300mm的地方断开,再设置套购管,形成插芯连接的悬挑结构。
石材幕墙龙骨的伸缝一般是一层设置一道,可用通过插芯或是连接钢板实现。石材的龙骨大部分都是钢的,插芯就是用小截面的钢材插入下边的龙内并貌似锚死,上端龙骨下口套入插芯,插芯一般插入上端型材200mm左右;连接钢板就是在下端龙骨侧面焊接两块钢板,使钢板持住上端龙骨并用螺栓连接,钢板的螺栓孔开上下长圆孔,钢板的大小没有具体要求,只要满足受力要求和相关规范就行。龙骨预留20mm缝隙。
更多问题,欢迎来电咨询,电话:18651188087
|